9月TV面板延續8月跌勢,根據Omdia數據顯示,32吋、43吋小尺寸TV面板跌幅逾3成之多,32吋報價大跌24美元,報價跌至50美元,隨著TV尺寸放大,50吋、55吋跌幅收斂到16~17%,65吋跌幅14%,報價240美元,NB、Monitor等IT面板則是持平,15.6吋NB面板報價為48.3美元、23.8吋Monitor報價為82.4美元。
TV面板價格從8月份以來,報價劇戲性反轉向下,32吋、43吋小尺寸TV面板成了重災區,32吋面板從7月89美元高檔,跌到9月50美元,兩個月時間內跌掉43%,43吋面板報價亦由139美元跌到84美元,跌幅39%,大寸尺TV面板相對抗跌,50吋由205美元,跌到151美元,跌幅為26%,55吋則由228美元跌到170美元,跌幅25%,65吋則由294美元,跌到240美元,跌幅18.3%
TV面板報價像自由落體般跌價,震撼整個顯示器產業,TV制造廠強烈要求在未來幾個月,必須有價格保護機制以確保運輸中成品價格,業者解讀,TV制造廠、面板廠價格談判時,必須在面板價格上讓步以平衡先前TV制造的高價庫存品,因此Omdia預期,10月TV面板仍將處于跌勢,惟跌幅有所斂,32吋TV報價跌幅縮小到16%。
TV制造廠積極要求面板廠在價格讓步,甚至傳出最大龍頭廠要求到今年12月價格必須以去年5月前一波景氣循環低點為基準,面板這次價格上漲持續了13個月,有可能在半年內回到價格起漲點。
總體來看,TV終端需求依然疲弱,TV制造商小心因應需求端不確定性,甚至調降了產能利用率,到年底前放慢回補庫存的腳步,部份業者透過要求面板廠降價,或是調整部份通路價格來提高利潤。
全球TV顯示器供應鏈因中國大陸、美國因塞港,運費高漲拉高銷售成本,過高的成本成為TV制造廠、零售商負擔,大部份TV制造商調降第三季、第四季采購目標,只有極少部TV制造商愿意增加第四季采購量,從感恩節、黑色星期五到圣誕樹銷售旺季,TV制造廠伺機出清高價庫存之際,而面板廠將第三季下半季之后,調整產能策略來因應市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