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消息,Canalys(現并入Omdia)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同比增長13%,出貨量達4660萬臺。
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以及市場需求回升,整體增長加速。三大主要產品品類——基礎手環,基礎手表以及智能手表均實現增長,成為推動市場擴張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得益于其廣泛的產品組合以及通過HyperOS實現的更強整合能力,小米首次在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位列榜首。
蘋果位居第二,Apple Watch出貨量同比增長5%達到760萬臺,增幅較為穩健,但蘋果策略比較保守。2025年是Apple Watch推出十周年,預計將在下半年通過一系列新品更新重拾增長動能。
華為穩居第三,得益于GT和Fit系列的穩定表現,以及華為健康App在全球范圍內的加速推廣,其出貨量同比增長36%達到710萬臺,生態戰略正逐步從中國拓展至海外市場。
三星出貨量同比大增74%至490萬臺,主要依靠“雙軌制”戰略:一方面通過大眾產品擴大在新興市場的用戶基礎,另一方面則通過智能手表保持其在發達市場的高端定位。
佳明(Garmin)位列第五,出貨量增長10%至180萬臺。該品牌通過差異化產品組合以及全新Connect+平臺成功提升老用戶的復購率和單價水平。
Canalys指出,硬件利潤緊縮,隨著硬件盈利空間持續收緊,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正從‘硬件驅動’向‘生態驅動’轉型。廠商正在加快平臺和服務的開發,以提升用戶留存并推動可持續營收。未來,可穿戴手環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集中在生態系統實力與服務深度上,而不僅僅是硬件本身。健康監測、健身指導等核心應用場景將持續優化,這也使得設備間的無縫連接與基于訂閱的服務模式成為提升用戶粘性、推動可持續收入增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