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newdaily消息,去年三星電子和LG電子在購買液晶顯示器(LCD)面板上花費了超過12萬億韓元(約合598.8億人民幣)。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韓國顯示產業已經完全退出LCD業務,未來對中國廠商的依賴度將進一步加深。
根據18日LG電子的業務報告,去年LCD模塊的采購金額為4.8399萬億韓元,較2023年增長了11.9%。具體來看,HE事業部花費了3.9539萬億韓元,BS事業部則花費了8860億韓元。考慮到LG電子去年合并基礎上的年營業利潤為3.4197萬億韓元,這意味著僅LCD模塊采購就已經花掉了一年多的營業利潤。
而三星電子去年在顯示面板上的采購金額為7.5825萬億韓元。主要的采購來源是TCL華星光電(CSOT)和友達(AUO),這表明大部分采購金額是用于LCD面板的購買。與2023年顯示面板采購金額相比,增長了29.3%。
據分析,去年三星電子和LG電子從中國廠商進口的LCD面板數量增加,而這些廠商也提高了價格,這成為價格上漲的背景。
去年9月,LGD將中國廣州的LCD工廠賣給了中國CSOT,韓國的LCD生產基地實際上已消失。三星顯示則在2020年就將位于中國蘇州的工廠出售給了CSOT,并在2022年徹底退出LCD業務。
問題在于,韓國LCD供應鏈的退出導致價格決定權轉交給了中國企業。目前LCD面板價格已經不再受市場需求的影響,持續上漲。盡管電視需求復蘇緩慢,但面板制造商通過降低工廠的開工率,所以面板價格有所上漲。
去年三星電子的電視和顯示器用LCD面板價格相比前一年上漲了約11%,而LG電子的LCD電視模塊采購成本也上漲了16%。
業內人士預計,從今年開始,三星電子和LG電子的LCD面板采購金額將進一步增加。因為作為韓國顯示產業最后一個LCD生產堡壘的LGD已經將中國工廠出售,今后只能無力應對中國在價格方面的主導地位。不確定性關稅政策、中國的以舊換新政策、以及超大尺寸LCD電視需求的穩定等因素,都成為價格上漲的推動力。
成品制造商將不得不承受面板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同時在制定產品出廠價時也面臨雙重困境。在已知的電視成本中,顯示面板價格占到了45%。
韓國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電視面板方面擁有差異化的競爭力,但由于價格等因素,OLED電視的普及速度仍然較慢。
業內人士表示:“韓國制造商也在擴展大尺寸LCD電視產品線,未來對中國LCD面板的采購依賴將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