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消息,據韓媒thelec,數據顯示,LG 顯示2024年大尺寸OLED生產線的玻璃基板投入產能(input capacity)較前一年增長 28%,但仍未達到LCD市場繁榮的2021年和2022年的水平。
LG顯示的第三代W-OLED(左)與第四代W-OLED(右)(來源:LG顯示)
玻璃基板投入產能指實際投入生產線的原板數量,該數值可能因生產線稼動率調整而低于設計基準生產能力(design capacity)。
根據LG顯示去年4月下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2024年事業報告(Form 20-F),其2024年大尺寸OLED生產線的玻璃基板投入產能為每月13.3萬張(133K),該數據為LG顯示大尺寸OLED量產基地坡州OP1工廠與廣州OLED工廠(CO)的玻璃基板投入產能之和。行業通常認為LG顯示的大尺寸OLED產能為每月18萬張,玻璃基板投入量低于產能可解讀為生產線稼動率下調。
綜合LG顯示一年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2023年事業報告,其歷年大尺寸OLED生產線的玻璃基板投入能力如下:2021 年:每月 17.5 萬張(175K);2022 年:每月 16 萬張(160K);2023 年:每月 10.4 萬張(104K);2024 年:每月 13.3 萬張(133K)。2023 年之前持續下降的投入能力在 2024 年實現 28% 的回升。
分工廠來看,坡州OP1 工廠玻璃基板投入量:2021 年:每月 8.6 萬張(86K);2022 年:每月 7 萬張(70K);2023 年:每月 3.9 萬張(39K);2024 年:每月 5.8 萬張(58K)。廣州OLED工廠(CO)玻璃基板投入量:2021 年:每月 8.9 萬張(89K);2022 年:每月 9 萬張(90K);2023 年:每月 6.5 萬張(65K);2024 年:每月 7.5 萬張(75K)。廣州OLED工廠的稼動率高于坡州 OP1 工廠。
2022-2024年LG顯示玻璃基板投入量(來源:LG顯示)
盡管LG顯示去年大尺寸OLED玻璃基板投入量(每月13.3萬張)較前一年增長 28%,但相比LCD市場繁榮的2021年(每月17.5萬張)僅達76%水平。2021年LG顯示大尺寸OLED出貨量達歷史峰值770萬張,當時受新冠疫情特殊需求推動,電視需求擴大疊加 LCD 價格上漲,OLED與LCD的價格差收窄,帶動OLED需求同步增長,LG顯示當年實現全公司年度盈利。與LCD市場自2022年上半年開始衰退時的大尺寸OLED玻璃基板投入量(每月16萬張)相比,去年水平(每月13.3萬張)也僅為 83%。
今年三星電子從LG顯示采購的電視用OLED面板量可能大幅增加。去年4月,三星電子電視事業部部長容碩宇表示:“去年(OLED電視)出貨量約140萬臺,今年將以遠高于這一規模的數量增長。” 他補充稱:“今年OLED電視產品線從42吋擴展至83吋,盡管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高端市場持續增長,我們將繼續提高OLED電視的銷售占比。”
LG顯示社長鄭哲東在今年3月的股東大會上表示:“大尺寸(OLED)業務將基于強化的客戶結構,向超大尺寸和游戲等領域擴大銷售,同時推進成本創新,確保今年實現扭虧為盈。”
LG顯示供應蘋果產品的OLED生產線玻璃基板投入量有所提升。坡州AP4生產線主要生產iPhone OLED用薄膜晶體管(TFT),蒸鍍環節由E6生產線承擔。6 代線AP4生產線的投入量從2021年的每月3.1萬張(31K)增至2024年的每月4.7萬張(47K);負責iPad OLED用TFT工藝的AP5生產線投入量為每月1.7萬張,該產線自去年2月起量產。
從產品類別營收看,車載顯示屏自去年起單獨統計。2023 年之前,車載顯示屏與iPhone OLED等移動設備及其他產品營收合并計算。去年車載顯示營收為2.281萬億韓元(約120億人民幣)首次突破2萬億韓元;iPhone OLED等移動設備及其他產品營收則從2022年的6.326 萬億韓元增至2024年的8.782 萬億韓元(約460億人民幣)。
電視用OLED/LCD營收數據如下:2022年:6.975萬億韓元;2023年:4.331萬億韓元;2024 年:5.973萬億韓元(約313億人民幣)
盡管LG顯示未公布具體數據,但據推測去年電視用LCD營收約2萬億韓元(約105億人民幣)。從去年電視用OLED/LCD 總營收5.973萬億韓元中扣除2萬億韓元,電視用OLED營收約為4萬億韓元(約210億人民幣)。由于廣州LCD工廠運營權已于 4月1日起從LG顯示移交至TCL華星,今年第二季度起電視用LCD 營收將不再產生。
2022-2024年LG顯示分產品銷售額(來源:LG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