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消息,夏普12日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3月底的2024財年財務業績。在上一財年中夏普營收為2.1601萬億日元(約合105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7%,不過營業利潤、經常利潤、最終利潤三項均由負轉正。
夏普將2025~2027財年的中期階段定義為“再成長”時期,計劃在未來3年實現業務的集中與轉型,提升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對于設備業務領域,夏普計劃大幅削減固定費用,專注于高附加值產品。
夏普表示,因PC等事業業績強勁,帶動上年度顯示本業獲利情況的合并營益為273億日圓(2023年度為營損203億日圓)、本業3年來首度轉盈,優于該公司原先預估的200億日圓;合并營收年減7.0%至2兆1,601億日圓,優于該公司原先預估的2兆1,300億日圓。
就部門別情況來看,上年度夏普「元件事業(包含顯示器元件部門、電子元件部門)」營收年減30.2%至7,093億日圓、營損額為347億日圓(2023年度為營損701億日圓)。
其中,「顯示器元件部門(液晶面板事業)」營收年減17.5%至5,071億日圓、營損額自2023年度的832億日圓縮小至405億日圓;「電子元件部門」營收暴減49.6%至2,022億日圓、營益暴減56.3%至57億日圓。
為推動輕資產化,夏普計劃向母公司鴻海出售多個子公司或工廠,包括相機模組業務SSTC(本財季)、半導體/激光業務SFL(下一財季),此外還有本份財報中首先提到的龜山市第二工廠(2026年8月后)。
在一年前宣布關閉SDP堺市面板工廠的同時,夏普也曾表示將把龜山市第二工廠的產能從每天2000片降至1500片,這是因為該工廠的開工率低于附近的第一工廠。